下列设计标准、规程规范中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通用设计,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一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通用设计。

  GB/T 50064—20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Q/GDW1175—2013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

  国家电网生技[2012]352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35kV变电站模块化通用设计的具体方案按照主变压器建设规模、配电装置型式进行划分组合,共9个方案,详见表1-1。

  通用设计范围是变电站围墙以内,设计标高一千米以下,未包括受外部条件影响的项目,如系统通信、保护通道、进站道路、竖向布置、站外给排水、地基处理等。

  35kV变电站模块化建设通用设计按高压侧断路器型式(开关柜预制舱、开关柜、瓷柱式断路器)划分为3种类型,每种类型包含若干基本方案。通用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每个基本方案均由若干基本模块组成,基本模块可划分为若干子模块,具体工程可根据本期规模使用子模块进行调整。

  基本方案:考虑电压等级、建设规模、电气主接线型式、配电装置型式等,按照户外、半户内、户内划分基本方案。

  子模块:1回出线台主变压器(包括各侧进线及其低压侧无功补偿)或1组无功补偿等。

  (1)通用设计的具体方案编号。方案编号由3个字段组成:变电站电压等级-分类号-方案序列号。

  第一字段“变电站电压等级”:35,35代表35kV变电站模块化通用设计方案。

  第二字段“分类号”:由A、B、C组成,A代表开关柜预制舱方案;B代表开关柜方案,B1代表全户内站,B2代表半户内站;C代表瓷柱式断路器站,其中C代表户外站。

  (2)通用设计基本模块编号。基本模块编号由4个字段组成:变电站电压等级-分类号-方案序列号-模块代号。

  第四字段“模块代号”:由10、35、ZB、PDS、YZC等组成。其中:10、35代表10、35kV配电装置区,ZB代表主变压器区,PDS代表配电装置室,YZC代表预制舱。

  (3)通用设计图纸编号。图纸编号由5个字段组成;变电站电压等级-分类号-方案序列号-所属专业代号-流水号。

  第四字段“专业代号”:由D1、D2、T组成,其中:D1代表电气一次线代表电气二次线专业,T代表土建建筑、结构专业。

  在选用时首先应在基本方案中直接选择适用的方案,工程初期规模与通用设计不一致时,可通过子模块调整的方式调整工程概算。

  对于方案中不能直接适用的变电站,无可直接适用的基本方案时,应因地制宜,分析基本方案后,从中找出适用的基本模块,按照通用设计同类型基本方案的设计原则,合理通过基本模块和子模块的拼接和调整,形成所需要的设计方案。

  模块的拼接中,道路中心线是模块拼接衔接线,应注意不同模块道路宽度,如有不同应按总布置要求做调整。模块的拼接中,当以围墙为对接基准时,应注意对道路、主变压器引线、电缆沟位置的调整。拼接时可先对道路、围墙,然后调整主变压器引线的挂点位置。如主变压器引线偏角过大而影响相间风偏安全距离,或影响导线对构架安全距离时,可将模块整体移位,然后调整主变压器引线的挂点位置,以获得最佳拼接效果。

  确定变电站设计的具体方案后,应再加入外围部分完成整体设计。实际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对方案选择建议依据如下文件:

  (6)城乡规划、建设用地、水土保持、环境保护、防震减灾、地质灾害、压覆矿产、文物保护、消防和劳动安全卫生等相关依据。

  典型案例是特定输入条件下形成的具体设计的具体方案,实际工程在参照典型案例设计思路的同时应严格遵守工程强制性条文及相关规程规范,各类电气、结构力学等计算应依据工程实际确保完整、准确,导线、电(光)缆结合实际工程情况选型应合理,技术方案安全可靠。

  35kV变电站通用设计对象为国家电网公司层面统一的35kV户外、户内变电站,不包括地下、半地下等特殊变电站。

  受外部条件影响的项目,如系统通信、保护通道、进站道路、站外给排水、地基处理、土方工程等不列入设计范围。

  (1)电气一、二次集成设备最大限度实现工厂内规模生产、集成调试、模块化配送,减少现场安装、接线、调试工作,提高建设质量、效率。

  (2)变电站二次设备宜采用模块化设计,二次设备模块宜结合建设规模、总平面布置、配电装置型式等合理设置。

  (3)监控、保护、通信等站内公用二次设备宜按功能设置一体化监控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等

  (4)变电站高级应用应满足电网大运行、大检修的运行管理需求,采用模块化设计、分阶段实施。

  (5)建筑物采用装配式结构,工厂预制、现场机械化装配,按工业建筑实现标准化设计,统一建筑结构、材料、模数。

  35kV变电站通用设计深度原则上按照DL 5452-2012《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并参考Q/GDW1166.2-201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2部分:110(66)kV智能变电站》中35kV、10kV有关内容开展工作。

  通用设计的具体方案中单台主变压器容量按6.3MVA、10MVA和20MVA容量配置。

  实际工程中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绕组数应依据相关的规程规范、导则和已经批准的电网规划计算确定。

  5.2 出线回(远期为一台主变压器的变电站,35kV出线回;远期为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站,35kV出线回;远期为三台主变压器的变电站,35kV出线kV出线:正常的情况下按每台主变4、6、8回配置。

  35kV系统一般都会采用不接地方式;主变10kV侧接地方式宜结合线路负荷性质、供电可靠性等因素,采用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方式。

  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应根据变电站的规划容量,线路、变应器连接元件总数,设备特点等条件确定。结合两型三新一化要求,电气主接线应结合考虑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省投资、便于过渡或扩建等要求。对于终端变电站,当满足运行可靠性要求时,应简化接线型式,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kV电气接线线变采用线变组接线变时采用线回出线以上时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出线规模、变电站在电网中的地位及负荷性质,确定电气接线,当满足运行要求时,宜简化接钱。

  (2)10kV电气接线台主变时宜采用单母线台主变出线回及以下时采用单母线)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35kV主变不接地,依据出线线路总长度及出线kV系统采用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方式。

  10kV电压等级:31.5kA(实际工程根据所处电网短路电流水平确定)。

  (2)主变压器采用三相双绕组、低损耗、油浸自冷式;位于城镇区域的变电站宜采用低噪音变压器。

  (4)10kV开关设备是采用户内空气绝缘开关柜或气体绝缘开关柜(海拔高于1千米)。

  主变压器35kV 侧导线载流量按不小于主变压器额定容量1.05倍计算,实际工程中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考虑承担另一台主变压器事故或检修时转移的负荷;35kV分段载流量须按系统计划要求的最大通流容量考虑。

  电气总平面布置应减少变电站占地面积,以最少土地资源达到变电站建设要求。出线方向适应各电压等级线路走廊要求,最好能够降低线路交叉和迂回。配电装置尽量不堵死扩建的可能,进站道路条件允许时,变电站大门应直对主变压器运输道路。

  变电站大门及道路的设置应满足主变压器、大型装配式预制件、预制舱式组合设备等最大运输单体的整体运输;户外变电站宜采用预制舱式组合设备;户内变电站宜采用模块化二次设备,布置于装配式建筑内。

  A方案变电站:35kV及10kV配电装置布置采用预制舱式配电装置型式,主变布置在户外。

  配电装置可结合装配式建筑以及预制舱式组合设备的应用进一步合理优化,但电气设备与建(构)筑物之间电气尺寸应满足DL/T 5352的要求。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型式选择、布置及安全通道应满足GB 50060的相关要求。

  1)35kV户外软母线中型配电装置母线m;主变压器进线构架及主变压器构架高度宜取7.3m;出线m。

  3)装配式建筑应考虑其安装、检修、起吊、运行、巡视所需的空间和通道。含35kV配电柜室的层高取4.5米,底部以二次灌浆面层标高为基准。10kV配电柜室的层高取4米。B1-1方案的主变室层高由通风计算确定,取6.3米。B1-2方案与相邻建筑高度一致。

  4)35kV空气绝缘开关柜尺寸按1.4米宽*2.8米深考虑,;35kV气体绝缘开关柜尺寸按0.8米*1.8米深考虑;10kV空气绝缘开关柜尺寸按0.8米宽*1.5米深(1250A)和1.0米宽* 1.8米深(2500A)考虑。

  35kV、10kV配电装置及二次设备采用预制舱式配电装置型式。预制舱宽度根据实际设备排列布置确定,标准长度为9米或12米,允许拼舱。其中:A-1方案为配电柜一列布置,二次屏柜一列布置,配电柜后留检修通道,故预制舱总宽度取5.2米。

  A-2方案为本期35kV配电柜和10kV配电柜双列布置,远景10kV配电柜单列布置,配电柜后留检修通道,故预制舱总宽度分别取5.2米和4.6米。

  器35kV高压侧或10kV低压侧引接;当本期仅为一台主变时,站用变压器电源可由35kV线路电源侧引接,每台站用变压器容量按全站站用负荷计算选择。

  交流站用电系统为380/220V 中性点接地系统。站用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也可采用单母线接线。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选择按照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选择。

  A方案与C方案户外场地一次电缆采用电缆沟,二次电缆采用槽盒及埋管;预制舱设备下方采用电缆遂道。

  B1方案与B2方案一次与二次电缆敷设采用电缆沟或电缆层。户外场地采用电缆沟或排管。

  7.1.1 35(10)kV线)kV线路宜配置一套线路保护设施,装置具备速断、过流保护功能。当35kV变电站为负荷站时可不设线kV电厂并网线、转供线路、环网线及无T接回路的电缆线路较短时,线路两侧可配置一套纵联保护。三相一次重合闸随线路保护设施配置。

  7.1.2 35kV母线kV一般不设置母线保护,如有小电源用户接入等情况时,应根据系统安全稳定计算结果确定。可配置一套母线差动保护,装置宜采用电缆方式采集相关信息。

  (1)35kV变电站不宜设置独立的故障录波装置,对于35kV出线对侧为电厂或用户变的变电站,全站可配置公用的故障录波装置。

  变电站是否配置安全自动装置应根据接入后的系统安全稳定校核计算结论确定,装置配置应遵循如下原则:

  (1)站内备自投功能宜由分段(母联)保护设施实现,也可由站域保护控制装置实现;

  (2)低频低压减载功能由站域保护控制装置实现,也可由馈线保护测控装置实现。

  (3)对于35kV线路对侧为电厂或用户变的变电站,可配置单套的故障解列装置。

  调度管理关系宜根据电力系统概况、调度管理范围划分原则和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确定。远动信息的传输原则宜根据调度管理关系确定。

  远动信息采取“直采直送”原则,直接从监控系统的测控单元获取远动信息并向调度端传送。

  络方式或常规远动通道方式。网络通信采用DL/T634.5104-2009 规约。

  (2)远动内容信息应满足《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作业规程》(DL/T 5003)、《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作业规程》(DL/T 5002)、《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Q/GDW 678-2011)、《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Q/GDW 679-2011)和相关调度端、无人值班远方监控中心对变电站的监控要求。

  (1)全站配置一套电能量计量系统子站设备,包括电能计量表与电能量远方终端。信息通过电力数据网、专线通道等方式将电能量数据传送至各级电网计量主站。

  (2)电能量计量宜采用保护测控计量多合一装置采集,关口计费点宜配置独立电能表,并符合《电能量计量系统模块设计作业规程》DL/T5202的规定。

  (1)全站宜配置单套数据网调度接入设备,含相应的调度数据网络交换机及路由器。当调度数据网具备双平面时,可双重化配置;

  (2)监控系统与远方调度(调控)中心进行数据通信应设置纵向加密认证装置。

  光纤通信电路的设计,应结合通信网现状、工程实际业务需求和各网省公司通信网规划进行。

  (1)光缆类型以OPGW为主,光缆纤芯类型宜采用G.652光纤。35kV线kV电力线kV变电站至相关调度单位至少具备一条独立光缆通道的要求。

  (3)35kV变电站应按调度关系及地区通信网络规划要求建设相应的光传输系统。

  (1)35kV变电站不设置程控调度交换机。变电站调度及行政电话由调度运行单位直接放小号或采用软交换方式解决,可安装1路市线)变电站应依据需求配置1套综合数据通信网设备,并根据规划所确定的技术体制、网络结构组网,同时考虑相关节点的设备扩容、升级及改造。路由器宜采用两条独立的上联链路与网络中就近的两个汇聚节点互联。

  (3)通信设施的环境监视测定功能由站内智能辅助控制管理系统统一考虑通信电源设备的告警信息,应接入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向运行维护单位转发相关监视信息。

  (4)通信设施采用站内一体化电源系统实现-48V直流供电。配置1套独立的DC/DC转换装置,蓄电池后备时间2小时。

  监控系统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展示,具备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综合信息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各辅助应用等功能。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配置和功能要求按无人值班设计,采用开放式网络结构,通信规约统一采用DL/T860。监控范围及功能满足《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规范》(Q/GDW 678-2011)、《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Q/GDW 679-2011)的要求。

  35(10)kV不宜单独设置过程层网络,35kV间隔层设备与过程层设备之间宜采用电缆点对点方式。

  全站网络宜采用单套星形以太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简化二次回路,支撑站域保护控制功能的实现。

  站控层设备按远景规模配置,按照功能分散配置、资源共享、避免设备重复设置的原则。站控层设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间隔层包括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测控装置、站域保护控制装置、计量装置等设备。

  2)35(10)kV间隔(主变压器间隔除外)宜采用保护测控计量多合一装置,也可采用保护测控集成装置;主变压器间隔测控装置可独立配置,也可采用后备保护测控合一装置。

  3)根据系统要,变电站可配置1套站域保护控制管理系统,通过站控层采集站内信息,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备自投、低频低压减载、过负荷联切和后备保护等功能。

  网络设备包括网络交换机、接口设备和网络连接线、电缆、光缆及网络安全设备等。

  (1)35kV变压器电量保护宜按单套配置,采用主、后备保护独立装置,后备保护宜与测控装置集成;非电量保护单套配置。也可采用主、后备保护一体化集成装置。

  按间隔单套配置,宜采用保护测控计量多合一装置,也可采用保护测控集成装置。